找到相关内容150篇,用时12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庄春江著:《印度佛教思想史要略》(2)

    《论事》等七部。西元四、五世纪间,又有以戒、定、慧修行次第为主要内容的《解脱道论》(优波底沙 —— 大光著)与《清净道论》(觉音著)等两部重要论书,其风格,有别於一般以法义分别为主的论书,值得重视。 ...的圣者。   三果阿那含:是断五下分结(五下分结即三结与贪、瞋)的圣者。   四果阿罗汉:是贪、瞋、痴永尽,一切烦恼永尽的解脱圣者。   其中,《阿含经》将初果须陀洹描述为:   「不堕恶道,必定正趣...

    庄春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03857908.html
  • 中国佛教发展史及寺院分布

    杂阿含经》原本是否为巴利语已不可考。南朝齐永明七年(489)译出的《善见律毗婆沙》和梁天监十四年(515)译出的《解脱道论》则出于南传。中国律宗奉行的法藏部《四分律》也和南传同一系统。律宗解释律义即常引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35558102.html
  • 参悟佛教(2)

    子国(今斯里兰卡)抄写经律,但所携回译出的《杂阿含经》原本是否为巴利语已不可考。南朝齐永明七年(489)译出的《善见律毗婆沙》和梁天监十四年(515)译出的《解脱道论》则出于南传。中国律宗奉行的法藏部...本体即可恢复本来的明朗,获得永恒的解脱。  第四,自佛性的立场来看人生:我们各人所具的万性,原是万德万能,与佛无异,只因一念无明,为烦恼习气所缠缚,才轮回六道,沉沦苦海。虽然如此,但我们的佛性终无损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33958734.html
  • 佛教祈愿心灵的探索:以净土信仰为核心

    《俱舍论.分别贤圣品》、《解脱道论》,乃至大乘佛教的重要著作《瑜伽师地论》、《菩提道次第论》等等,都是在这样的动机之下,整理出来的。这样的论述,把佛教的修证建构成一个客观的心灵成长之旅,可以画得出详细...与他力的依凭有著密切的关联,同时也存在著直接依凭信心,就通往解脱的“念佛法门”。大乘念佛法门的极致,就是往生西方极乐净土的信仰。在龙树、善导等祖师的整理发挥之下,净土念佛人的祈愿心灵表现为:自觉为愚弱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40259927.html
  • 儒成与佛成─浅探儒佛修学进程之会通

    的渐次上,是由戒学引发定学,定学引发慧学。就修学的成果来看,慧学为终极目标。   《解脱道论》中曾提到与《瑜伽论》一致的看法,但重在阐明离欲之解脱,并以三学为三善而言其次第先后:   “戒定慧曰解脱之...是证成一切智的果位(证悟菩提,成就无上正等正觉),达到涅槃(无苦之寂静安乐)解脱。成圣则是达到克明德、止于至善、参赞天地、化育天下(成己成物)。佛家希求从世间中获致解脱;而儒家则企求在世间中成就典范。...

    王惠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1260066.html
  • 中国古代佛教版画叙要(2)

    版画万寿殿勘经图  元大德十年(公元一三○二年)  纵二四·七厘米,横四○·四厘米  此图原为《普宁藏》本《解脱道论》卷一扉画,藏山西省图书馆,扉画左侧原题“千缘大藏经板白云宗主慧照大师南山大普宁寺住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92661377.html
  • 从原始佛教到部派佛教

    解脱道论》(巴利佛教某派的论书)在引用《无碍解道》、《义释》两书的文句时,记为“阿毗昙曰”,可见已将它们视为论书。  另外,在《小部》的十五部经中,具体阐述“业报说”的有《天宫事经》、《饿鬼事经》、《...注释书,与综合性纂集、整理阿毗达磨教理的纲要书。巴利佛教中,作为七论注释书与纲要书的《清净道论》,是由佛音(Buddhaghosa)于西元五世纪前半叶所作,之后也出现许多纲要书与义疏等。  说一切有部...

    水野弘元 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60662302.html
  • 放松禅法

    於出世「定、慧」的进阶增上,殊不知出世之「定、慧」修持比较於「十善」人天功德 ,其差距,简直就是天壤之别。如《解脱道论》说:「若能教化三千世界众生,令行十善,不如一念顷,一心静处,入数息法门」。数息...─默观禅或参话禅。)   结说颂云:   世道纷纷岂可恋?红尘滚滚增人厌!   何不勤修登雄峰,坐看青山任白云。   (本章参考资料:《安般守意经》《杂阿含经》《清净道论》《六妙门》。)   (作者: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84164439.html
  • 王恩洋的教育思想初探

    资助。生平著作除前述者外,尚有《唯识通论》、《大乘非佛说辨》、《佛教概论》、《八识规矩颂释论》、《佛学通论》、《解脱道论》、《大菩提论》、《佛教解行论》等,笔者曾经整理过王恩洋先生的著作目录,计有文章...,慈悲宏远,则浇风用戢。其扶持世道之功,迹至微而力至普,非但禅定寂止,自求解脱已矣。当今天下,大难横生。上无明德,野(亦)乏高人。教育总于学校,而讲学之风久息。贫者无求学之机,富者乏艰苦之志。况师徒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093965525.html
  • 论南北朝的佛典翻译

    的《三部弥底部论》2卷(失译,附三秦录),南传上座部的《解脱道论》(梁译)和《那先比丘经》(失译、附东晋’录)等,虽然是重要的佛教文献,但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大的反响。相反,鸠摩罗什译的《成实论》(...(436年)、《楞伽经》、(443—513年)、《深密解脱经》(514年)等与《般若》经类回异的大乘经典的竞相译出,由此开辟了佛性论这一新的研究领域,成为南北朝以至隋唐的热门论题;同时由南北两地分别传...

    杜继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84666098.html